2015年,美國一家醫院數名患者在接受腸道內窺鏡檢查后出現嚴重不適癥狀,隨后被確診為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 (CRE)感染。截止報道時,7名確診患者中已有2人死亡,5人仍在接受救治,另有179人面臨感染風險。在此次事件中,有人提出是由于內窺鏡結構復雜,沒有及時進行預處理,導致后續消毒不徹底,最終使患者感染。
預處理是指在醫療器械使用后,為增強清洗滅菌效果,提高醫療器械再次使用的安全性而進行的初步處理,也是醫療器械徹底清洗的前提。
下面,讓我們共同了解預處理的相關知識。
預處理目的
防止污染物干涸,保證清洗質量,減少對器械的腐蝕;對朊病毒、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無害化處理,避免污染擴散。
預處理分類
現場預處理
使用者在使用間隙或使用后及時去除器械上殘留的血液(漬)、組織和肉眼可見污染物,以及進行保濕等操作。
清洗前預處理
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去污區根據器械污染程度、器械精密程度和結構特點進行分類,在常規清洗前進行的預處理,包括沖洗、浸泡等操作。
預處理原則
應在使用間隙或使用后現場立即進行預處理。
密閉式集中回收的醫療器械,由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在去污區進行清洗預處理。
未能及時送至消毒供應中心的器械應做保濕處理。
不應使用對器械有腐蝕的預處理方法。
特殊感染的診療器械應遵循WS/T 367—2012規定或政府出具的最新配套感控和消毒滅菌文件進行處理。
預處理方法
現場預處理方法
宜采取擦拭的方法去除肉眼可見污染物,根據需要使用保濕劑。
清洗前預處理方法
手工預處理 選擇適宜的清洗方法和對應的清洗劑去除器械上干涸的血漬、污漬、銹蝕、水垢、化學藥劑殘留及醫用膠殘留等。
機械預處理 采用機械清洗消毒設備如專用預處理設備、超聲清洗器、清洗消毒器。
預處理注意事項
使用后及時對器械進行預處理。
不應采用酶清洗劑進行保濕,應選擇可防止蛋白質凝固、對器械無腐蝕性的保濕劑。
操作中注意選擇適宜的防護措施,防止液體飛濺和銳器損傷等職業傷害。
機械預處理時,固定放置器械,保護器械功能端。
預處理一小步可助力院感一大步,國濟尚領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預處理堅實的后盾,同各醫療機構一起共同愛護我們的每一把器械,全力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生命安全!
日照國濟尚領醫院管理服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國濟尚領)成立于2017年10月,占地面積3.3萬㎡,建筑面積1.3萬㎡,現有員工140余人,是國家、省、市深化醫療服務體制改革重點推進項目。公司始終以醫療后勤管理服務產業發展為主線,致力于醫療后勤洗消產業集約化服務與管理作為戰略發展目標,立足日照,輻射全國,向專、精、特、新及高新技術企業邁進。
以醫療后勤洗消整合發展為主業,以“醫療產業研究院”為平臺,以“數字化管理平臺”為依托,聚焦主業多元發展,目前已完成集聚智慧醫療健康服務、中醫藥服務、智慧消毒供應、智慧洗護、智慧租賃服務、健康服裝、紡織床品、軟器械、動態空氣消毒設備的研、產、銷等產業板塊為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化、標準化、智慧化的醫院后勤社會化整體服務。
感謝閱讀